<
y2h8小说网 > >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 > 第374章
    再比如某某当家主母温柔贤良,甚至还主动给丈夫纳妾,结果暗地里跟家里的护院搞在一起了,并且还不止一个。

    又过了两天,暗一又来报,这俩就是夫妻,而且对彼此的事情一清二楚。

    祁秋年听完,就是一个大无语,这夫妻二人是不是有什么绿帽癖?

    这导致他偶尔在外碰到那大臣的时候,总觉得别扭。

    当然了,暗一打探到的也不全是这种花边新闻,偶尔也会带回来一些有用的消息。

    比如某某皇子麾下的官员,偷偷与另外的皇子接触了,再比如,某某家里藏了大量的银子等等。

    这些信息可以先收集着,说不定以后会有用到的一天。

    祁秋年和晏云澈,这段时间几乎已经把自己的琐事都安排妥当了。

    其中包括祁秋年的生意,晏云澈与家人摊派,并取得了祝福等等。

    当然了,这事情,他暂时还没有告诉祁秋年。

    琐事都忙完了,就差陛下公布这件事情了。

    皇子要被派出去做官的消息,就在一个早朝上,在一位朝臣请奏陛下,希望陛下能开恩科,为朝堂选拔人才时,陛下直接丢下了这个重。磅。炸。弹。

    除了地方官员有缺,京官其实也缺了不少,现在甚至还有大臣身兼两职的。

    小官职,可以从之前等着派官的进士里选择,甚至是举人,也能通过运作,某一个九品芝麻官。

    但是重要的职位,比如说一州太守,这便是不能随意了,得要慎重。

    所以朝堂上缺人,按照常规情况,就会请奏陛下开恩科。

    新科进士初出茅庐,虽然同样也没有做官的经验,但也不是谁天生就会做官的。

    只要有了足够的人才涌入朝堂,从前有功的也能再往上升一升,小官职,再用新人填补。

    之前等着派官的进士还剩不少,就比如说,去年才考了会试,录用进士,同进士,将近两百名。

    这两百名,只有一半多一点的人,是去年就派官了,但还剩一半呢。

    这剩下的,也不是说完全没能力。

    要么就是殿试的时候表现不出彩,要么就是背后缺了人脉关系。

    这些人呢,也总能挑出一些可用之人,也最适合那种官职不高不低的大臣去拉拢了。

    但这不是陛下年前搞了大清洗,百官们也不敢放肆,怕被打上结党营私的罪名。

    有了新人,他们再新旧混着用,便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了。

    所以缺人就开恩科,古往今来,不管是哪朝哪代,都是这么干的。

    可没想到陛下不声不响地,给了他们这么一个大动作。

    派皇子去州府做太守,这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比较保守的大臣,当即就跳出来反对了,也不说皇子没经验,没能力这样的话,就扯着于理不符来硬扯。

    确实,历朝历代都没有皇子被派出去做太守的历史。

    老皇帝不动如山,“朕的皇儿,除了承安,其他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在京城,同样也有一份职位,为何派去做地方州府的太守就不可行了?他们未来还会有封地,若是一个州府都无法管理,如何管理封地?”

    脑子转得快的大臣,瞬间就明白陛下的深意了,支持和反对的都有。

    除了晏云景这个傻子王爷,还有晏云耀这个废物皇子,最后还有年纪太小的晏承安之外,其他皇子都到齐了。

    听了陛下的话,他们同样也心思各异。

    有聪明的,明白这是父皇给他们考验,若是这个太守做得好,说不定……

    想到这里,他们顿时就心潮澎湃,恨不得立马去州府大展拳脚,让父皇看到他们的能力。

    且先不管他们自己的能力如何,他们谁没养几个幕僚呢?

    还有太守旗下的属官,集思广益,还怕不能打理好一个州府吗?

    有愚蠢的,觉得这是父皇准备’发配‘他们了,他们应该是失去那个’机会‘了。

    同时,他们也难得默契了一回。

    晏云书站了出来做活靶子,他恭敬道:“父皇,七皇兄与十三弟也会去州府做官吗?”

    老皇帝大概是心情好,解释了两句,“承安年纪还太小了,过两三年再去历练也不迟,至于云澈,确实会与你们被派出去。”

    朝堂上交头接耳。

    刚才笃定是考验的,现在也不怎么确定了,毕竟晏云澈是佛子还俗,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佛子不能做皇帝,国师的位置,就等着老国师寿终正寝了。

    那晏云澈参与这个考验的意义在哪儿呢?

    除了晏云景和晏云耀不算,就剩承安一个皇子在京城。

    这几个意思?

    皇帝年迈时,儿子们其实都最怕被支开了,这就说明没有机会了。

    可偏偏他们父皇又平等的把每个皇子送出去。

    老皇帝依旧稳坐钓鱼台,看着他们窃窃私语地讨论。

    到最后老皇帝也不多说了,直接让内阁拟定一个章程,然后把缺人的州府选出九个合适的。

    他暂且还没说会安排检察官和辅助副官的事情,等风浪再翻高一点吧。

    第110章 北宜

    110

    派皇子出去做官的事情,在朝堂上吵了好多天。

    就连民间也收到了风声。

    其实除了顽固不化的那些个老头子之外,还有一部分处于观望状态,更多的,却是揣摩住了圣意,比较赞同这样的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