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2h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饱食终日,加点修仙 > 第四十八章 命名不能代替物质本身
    “因为世界在变化。这已经不是过去的地球了,携手同心共渡难关确实是当前的主旋律,但你能相信所有人都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且确实地这么做吗?”张博学反问。

    李俭沉默了几秒:“确实不行。就我到目前为止的见闻,哪怕是从你嘴里传来的消息,我也知道,像钱安聚居区这样保障了起码生存条件的高密度聚居区里,也有许多人并不配合。”

    “不配合还算好的,你可以想得更远一点。咱们的地球是展开了,不是切成了几瓣。你说,我们都能立刻组建聚居区,那个以超级大国姿态,在海的另一边存在着的麦瑞卡,它们会做什么?”

    “……区大会认为,麦瑞卡可能会成为分散的按战斗力划分金字塔的城邦集群?”李俭恍然。

    “你刚才也提到过社达了。麦瑞卡的立国之本与我们不同,他们奉行的思潮,从根本上便支持社达。像你这样,战斗力突飞猛进的个体,在世界变化,需要战斗力对抗变异动植物,保证自身安全的世界中,尤其是在麦瑞卡那边,最容易诞生以小规模强战斗力集团作为中心,互不统领的小城邦结构,进而发展成现代中世纪。”张博学抬手,遥指传统意义上的西方。

    “是的,而且他们的行政也抓不住形成聚居区的条件,麦瑞卡的民众是不会相信他们的。”李俭苦笑。

    从理想信念法度来说,麦瑞卡是敌人,但麦瑞卡民众并不能直白地划为敌人。

    毫无疑问,在麦瑞卡遇上世界变化的人群,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横死的几率比在华夏大多了。

    那可是平均每天能让铁路上发生三点四次脱轨的国度,且合法持枪率与非法持枪率的比例达到了惊人一比三的地方——你甚至不能采信这个数据,只因为合法持枪的总枪支数是人们能明确查到的,而非法持枪的枪支数只能模糊猜测。

    在世界变化的时候,手里有枪确实能够对变异动物自保,但……

    还是那句话,在一个枪杀案里没小孩或者枪杀数量少于四人就不算大规模枪击的地方,指望他们只把枪口对准变异动物,倒不如指望他们把枪口对准变异动物的时间占比能大于百分之五十。

    而且麦瑞卡的官府组织力,也不能形成最有效的聚居区……

    “塔斯基吉、曼哈顿辐射试验、铀235人体注射、钋239人体服用、海洋飞沫、蓝鸟、沙漠岩石、碘131婴儿、佛罗里达百日咳、登革热、铅球行动、国家机场芽孢杆菌、纽约地铁灯泡实验、威罗布克州立学校病毒性肝炎儿童人体试验……麦瑞卡怎么可能有聚居区,或者说,怎么可能会有官府组织的聚居区,他们就算有这个魄力,民众敢去吗?”张博学拍着桌子,发泄怒火。

    他所说的这些单词、短句,都是麦瑞卡曾经做过的事情的冰山一角。哪怕再冷血的人,也该知道,这些对本国国民下手的事情,足以让麦瑞卡的民众对他们的官府敬而远之。

    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繁华的时候尚能掩盖,有一批又一批的新血“义无反顾”地冲入麦瑞卡。但当变故降临,过往的繁华难以再现时,麦瑞卡民众对官府可能存在的号召的响应速度,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老张,这些你都记住了?”

    “当你要求严肃谈话的时候,我身后就是一支团队。”张博学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很高兴能和各位对话。帮我向他们转达一下。”

    “还是说回正题吧,这种机会也不是时时都有。”

    “所以,在不能形成特大高密度聚居区的情况下,要想保全自己,麦瑞卡民众只能依附有强大力量的个体。会形成社达思潮和小城邦结构都不奇怪了。”李俭摇头。

    “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攻击性会非常强。如果他们供起了一名战斗力如你一般突飞猛进的人物,而我们因为担忧而限制你……”

    “我明白了,这就是我抽离主观意愿后,是聚居区的威胁,也要让我尽可能自由行动的原因。”

    “是的。而且,即使像你这样的战斗力突飞猛进的人物只是个例,现如今体能产生显著提升的人群也足够庞大,人群产生体能提升的进度也并不相同,最终总会出现相对的个体战斗力金字塔。”张博学应和李俭。

    “如果我作为宣传的一部分,作为个体战斗力金字塔尖,和平地配合聚居地事务,这座金字塔就不会向奇怪的方向发展。对聚居区来说,我既是公民,也是研究中重要的个例,还是压箱底的武器,最后,是宣传机器。”李俭伸出右手四指,挨个数出自己现如今的身份。

    “是的。”

    “刚才对麦瑞卡的论断,是钱安聚居区的研判结果吗?”

    “不只是钱安,这是华夏的判断。”

    “那可太吓人了。”李俭明白,这意味着判断和现状几乎没有偏差。

    对熟悉华夏智库研判能力的人来说,只要自己手头的信息并无“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内容,便不需多作考虑,只需依赖他们的判断就够了。

    这意味着,麦瑞卡正如张博学方才所说,此时必然是一片小城邦景象。

    “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团队成员还是想提早下班的。”张博学恢复微笑。

    “我在钱安聚居区大概是个例,这我已经知道了。那在华夏呢?”李俭稍想了片刻,便问出了本次谈话前,他以为自己不会问到的问题。

    “……当今世界风起云涌,变化莫测。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吃得准的,比如变异动物和变异植物为何变异,动物变异方向如何,植物变异方向如何;如何恢复生产,重新投入建设。当然,你的事情也吃不准。”张博学并没有正面回答李俭的问题。

    “行了行了,大家都要下班的,没问题就下班了嗷。”张博学合上小册子,做出一副要离席的模样。

    “好了,我问完了。”李俭也结束本次严肃谈话。

    很明显,自己的情况哪怕放眼华夏,也是个例。

    按照过去米立刀的说法,在聚居区草创,幸存者群体涌入聚居区的时候,有一部分体能贴近人体极限的人群故意隐藏自身实力,静待变化。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而在发现融合灵机能够显著提升体能后,这些人也松动隐藏,有不少进入视野。

    自己的体能数据天天都向整个聚居区宣传,起码在钱安聚居区内,很少有人不知道,人类的体能已经可以达到单臂静态发力突破七千牛顿的程度。

    但到目前为止,不再隐藏自身实力的人群,他们的体能也不过是突破了过去人体极限,离自己对外公布的数据还差着一大截。

    就算考虑到总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实力深藏,带到坟墓里去,这种现象也足够不可思议了。

    再考虑张博学顾左右而言他,最终透露的消息是“吃不准”,那么自己的体能突飞猛进,在全国范围内是个例的几率便十分可观。

    张博学自顾自地走了,走前帮李俭将门关上,只留他一个人在室内坐着。

    李俭向后靠着椅背,椅背很直,他得努力仰头才能看到天花板。

    对现如今的情况,又多了解了一些。

    首先能确认的,是自己在短时间内,大概不会死,或者说,不会被友军击杀。

    当然,前提是自己不作奸犯科。

    只要人们还可以通过融合灵机提升体能,每个人提升的情况又不尽相同,融合灵机不会产生其他不能容忍的副作用,他作为宣传机器的一环就是有必要的。

    再者,自己在钱安聚居区,也不只有作为宣传机器一环的用处。

    那么接下来该做什么事情,就不需有太多疑问了。

    ……

    从部队要求的宣传策划抽身后,李俭一头扎入生物中心米立刀大组的实验。

    他和蒙星霖作为率先再次融合灵机的人物,理所当然地担负起在该领域进行前沿实验的重任,并配合聚居区宣传,在钱安聚居区掀起每日“体检”的热潮。

    体检项目并非其他,正是测量灵机排斥距离。

    受到气感热潮和融合灵机热潮的影响,钱安聚居区的公民们之前便已自发组织起各种各样的“学术探讨组织”——民科。

    其中绝大部分都被安保部队打掉了,毕竟这帮民科做的事着实见不得天日,少数几个还算正常的,则是批评教育,要求解散。

    不过群众的需求在那摆着,光打掉奇葩组织而不正确引导需求,民科只会如雨后春笋、韭菜抽芽,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于是,在推出“促进灵机融合”的第一套锻炼方案之后,生物中心和民政部再次联合推出惠民举措——提供每日灵机排斥距离测量服务,作为聚居区公民福利之一。

    当然,不上工、不上学、非退休人员,就享受不到这项福利了。

    在不要求高精度的前提下,这种测量仪器的制作成本出乎意料的低。用某位熟练电工的话来说,他只需要两只电笔、一个滑动变阻器、两根铁棒、一条螺线管和一枚磁铁,配上些绝缘胶带,就能制作一台手动式测量仪。

    是不是吹牛,李俭不知道,但测量成本应该足够低,以致钱安聚居区确实在短短几天内,就将这项服务推广到全聚居区。

    为了收集数据做比对,一张刚刚诞生没多久的聚居区内通信网络立刻投入使用。这意味着,生物中心终于拥有足够在同一聚居区内高速稳定传递信息的实体线路。

    依靠这张通信网络和“市民福利”,蒙星霖和李俭筛选出大量即将发生再次灵机融合的公民,挨个询问,召集志愿者。

    这活难干得很。如果他俩做的是部队项目,在部队内找士兵帮忙参与实验,在确认不会造成伤害的情况下,有得是人乐意干。但他俩走的是生物中心的科研立项,在聚居区内的一般群众中找志愿者。

    在聚居区内通信网络还只能为各机构之间畅通通信服务的情况下,光是找人本身就够麻烦的了。

    更不用说大部分人还不乐意参与实验……

    好在广撒网下,终究还是找到了足够志愿者参加。

    12月20日,钱安聚居区生物中心,米立刀大组,向同行和社会面发布新成果。

    该成果以千数量级的数据验证了,再次融合灵机会产生气感,气感是融合灵机过程中,灵机不够精华的部分在体内的遗留。

    众所周知(不是),诺贝尔奖是颁给验证的结果,而不是颁给猜想的理论。哪怕那条理论再怎么天才,未被验证的理论及其提出者都不会成为诺贝尔奖的颁奖对象。

    如果诺贝尔奖还能如期颁发,起码得为这项成果准备一个特殊奖项。没有的话,同行会逼基金会准备一个的。

    米立刀大组的研究成果将融合灵机安全性验证推向了新阶段。在大量数据支持面前,华夏的聚居区立刻全面推进全民灵机融合。

    “其实这还有风险,还应该有一次十万数量级的验证。”米立刀在发布成果后的庆功会上,以稍严肃的口吻压了压组员庆祝的气氛。

    ……

    米立刀说的是对的,起码从理论和科学伦理角度来说,他说的是对的。

    任何面向全体的推行,没有十万数量级或以上的验证,都可能存在风险。即使接受了十万数量级的验证,之后在社会面造成未料想的问题,也是人类历史上常有的事。

    虽然以李俭为代表的新时代弄潮儿——他被米立刀塑造了这样的形象——为这套体系赋予了“灵机”“神识”“气感”之类贴合灵气复苏背景的命名,但命名不能代替物质本身。

    换句话说,谁能知道融合灵机,体能变强,这就是他们应该做的事呢?即使这套体系在当前命名下,仿佛灵气复苏修仙,谁又能保证,这背后隐藏的不是尚未预见的崩坏呢?

    从世界变化到现在,甚至还没过去两个月。

    谁敢拍着胸口,以自己的全部作保,信誓旦旦地承诺,融合灵机就能让人变得更好?

    但现在并不是需要如过去一般稳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