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2h8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90章
    施道芬堡伯爵当年曾是位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举止优雅的军官,可现在只剩下了一只眼、一条胳膊、一条腿和三个手指。

    1943年春,施道芬堡在突尼斯指挥一个装甲营撤退时,2架美国p—38闪电式战斗机从云缝中钻出,瞄准施道芬堡劈头盖脸地一顿扫射。

    施道芬堡大难未死,但身负重伤,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施道芬堡要刺杀希特勒,并非因他使自己致残。

    除掉希特勒、推翻纳粹党的专制统治、迅速同英国和美国媾和,是德国军队的秘密组织——“黑色乐队”的目标。

    施道芬堡就是这个秘密组织的重要成员。

    施道芬堡出生在德国一个著名的贵族家庭,族谱可以追溯到1262年。

    他的父亲是德皇威廉二世的枢密大臣,母亲是德国总参谋部的创始人之一、陆军元帅奥古斯都·冯·格奈森瑙伯爵的孙女。

    施道芬堡年轻时曾想当大提琴演奏家,可是最后却鬼使神差般地当了兵,进入军官学校。

    毕业后在精锐的第17班堡骑兵团任职。

    1938年进入陆军大学深造,在军事学、历史学和经济学方面显示出才华,大有未来总参谋长之望。

    然而在这时,施道芬堡对希特勒已是深恶痛绝了。

    1934年6月30日,上台一年半的希特勒为了巩固纳粹专政,把屠刀砍向有君主主义倾向的德国军官团。

    在这天深夜,德国前总理库特·冯·施莱歇将军及夫人、施莱歇将军的朋友冯·勃莱多夫将军被纳粹党徒打死在自己家中,并给定上“叛国”的罪名。

    两位将军的死,震惊了年轻的施道芬堡,也激怒了以总参谋长路德维希·贝克上将为首的一大批德国将领,其中有德国海军谍报局局长威廉·弗朗茨·卡纳里斯海军少将。

    贝克上将这时54岁,被称为那一代最能干、最仁慈的军人。

    他从一开始就不信任希特勒,对希特勒疯狂扩军备战,四处扩张的行径更为担忧。

    1934年6月29日,即施莱歇、勃莱多夫两位将军被杀的前一天,贝克被任命为总参谋长。

    贝克对希特勒说:他接受这个职位的目的,不是要建立一支征服他国的军队,而是要建立能够保卫祖国的军队。

    希特勒反驳道:“将军,军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打仗;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就不可能建立一支有价值的军队。

    为着和平而做准备的军队是不存在的。

    军队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赢得战争。”

    两人不欢而散,第二天施莱歇将军和勃莱多夫将军就被杀了。

    贝克看透了希特勒正在把德国引上战争之路。

    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的贝克深知,一旦爆发战争,德国必败无疑,遭受灭顶之灾。

    贝克决心除掉希特勒。

    海军谍报局长卡纳里斯也持同样的观点。

    但希特勒是德国人民选举出来的总理,德国军队有着不干预政治的传统,所以贝克觉得除掉希特勒要有充分、令人信服的理由才行。

    1938年春,贝克的机会来了。

    这年春天,希特勒下令制定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计划”。

    德国总参谋部的军官们知道捷克斯洛伐克虽是小国,但工业发达,军队训练有素,又是法国的盟国,法国身后还有英国的支持,同这三国开战无疑是自杀。

    贝克坚决反对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4月1日,希特勒召开会议,宣布他要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决心不可动摇。

    贝克在会后来到总理府,要求希特勒保证不打算发动战争。

    希特勒死死盯着这位总参谋长的脸,两眼闪烁着轻蔑之光,冷冷说道:“我没有这种打算。

    我所要告诉将军的是:军队是政治家的工具,其责任是执行政治家所交给的任务,没有责任对自己的任务提出疑问!”贝克知道这句话的含意,立刻直截了当地答道:“对不起,我无法执行我不赞同的意见。”

    说罢,贝克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总理府,他辞职了。

    在辞职前,贝克想力促将军们集体辞职,以示抗议“绿色计划”,并让自己的密友施图尔纳格尔将军研究一下“以军事手段支持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即军事政变的可能性。

    施图尔纳格尔将军去试探其他将军的意见,但得到的回答是:贝克的建议同他们所受到的训练是背道而驰的;如果需要有人赶走希特勒,那只能是德国人民,因为是德国人民选举了希特勒。

    施图尔纳格尔将军空手而归,贝克上将只得辞职。

    在离开办公室前,贝克对在场的将军们说道:“如果德国发动战争,除了她所攻击的国家外,其他国家也会立即参战。

    ---------------

    12.未遂谋杀(2)

    ---------------

    在对付世界联盟的战争中,德国必败无疑,听任战胜国的摆布。”

    1938年初秋,德国借口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族问题,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割让苏台德区的领土要求,并发出战争威胁。

    一时间,欧洲上空战争乌云密布,战争一触即发。

    了解德国军事实力的德国将军惊恐万状。

    在家休息的贝克抓住时机,立刻扩大了自己的队伍,把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司令埃里希·菲尔基贝尔、柏林军区司令埃尔温·冯·维茨勒本拉入自己的密谋圈子,并制定了政变计划。

    这个计划周全、细致,可谓万无一失。

    这个计划设想一俟希特勒下令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贝克为首的密谋集团就立刻起事:菲尔基贝尔将切断全国的通信联系;维茨勒本将占领柏林,逮捕希特勒、戈林、希姆莱、海德里希等纳粹头子;德国装甲战专家、装甲师师长赫普纳将围歼希特勒的党卫队。

    在控制了全国的局势后,把希特勒送交法庭审判。

    卡纳里斯的副手奥斯特的律师已经制定了审判程序。

    奥斯特在组织人调查希特勒的健康情况,准备指控希特勒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毒气而患有精神病,正在把德国引向毁灭,不再适于担任德国元首和总理的职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就是英国和法国必须在苏德台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

    为了确保这一点,卡纳里斯派人秘密前往英国,同英国政界要人会晤,明确告诉英国:“英国政府如果向希特勒让步,就会失去两个重要盟友:德国总参谋部和德国人民。

    如果你能肯定,一旦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就参战,那么我们就把这个政权推翻。”

    贝克、卡纳里斯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英国首相张伯伦竟然屈尊前往德国城市慕尼黑,同达拉第、墨索里尼以及希特勒会晤,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割让苏台德地区。

    消息传来,贝克、卡纳里斯一下子泄了气,卡纳里斯一晚上喃喃反复念叨:“什么?

    他——去拜访那个人!”“黑色乐队”的计划落空了。

    希特勒兵不血刃占领了苏台德区。

    希特勒得陇望蜀,5个月后干脆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占领并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出兵入侵波兰。

    “黑色乐队”一直要阻止的事终于发生了;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德国军队在4个星期内就打垮了波兰。

    接着挥师向西,准备进攻西欧。

    “黑色乐队”盼望德军进攻受挫,好以军事上的失利为由搞掉希特勒。

    卡纳里斯悄悄派人同英国情报局建立了联系,让副手奥斯特把德军进攻西欧的作战计划“黄色方案”送给英国人,把一份有关德国研制最新式武器的进展报告偷偷扔进英国驻挪威使馆。

    奥斯特干这种事时心情极其复杂、矛盾,对一位密友吐露道:“拿起手枪杀人,或为了某种事业迎着机枪的扫射往前冲,也比干我现在决心要干的事简单。

    我请求你在我死后依然同情我,理解我曾经处于怎样一种心情,理解是什么诱使我干了别人无法理解的事……

    人们可能说我是卖国贼,但其实不然。

    我比那些跟着希特勒跑的人,是更为出色的德国人。

    使德国,使世界免除这场灾难是我的计划,也是我的天职。”

    1939年—1940年冬是西欧50年来最寒冷的冬天。

    由于天气恶劣,希特勒把进攻西欧的日期一改再改。

    进攻计划也一变再变,主攻方向从佛兰德改到了阿登山区。

    1940年5月6日晚上,也就是德军入侵西欧的前4天,奥斯特找到给盟军传递消息的荷兰陆军沙斯少校,告诉他德军即将进攻,并说:“我亲爱的朋友,现在事情全部结束,我们马上就要进攻卢森堡、法国、比利时和荷兰。

    沙斯,帮我个忙,炸掉缪斯河上的桥吧!但愿战后我们还能重逢。”

    由于希特勒一再修改进攻日期,“黑色乐队”向英国发出的一次次警报犹如一次次“狼来了”的呼唤,英国人没有相信。

    1940年5月10日德军发起排山倒海般的攻势,打得盟军措手不及、溃不成军,仅仅用了42天就完成了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用了4年半时间、损失上百万人都没有完成的霸业,征服了除英国之外的整个西欧,死亡仅2万人。

    德军的辉煌胜利,给希特勒这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下士披上了一个“军事天才”、“神机妙算”的光环。

    纳粹德国万人空巷,举国狂庆德军的胜利。

    “黑色乐队”想利用德军失利搞掉希特勒的打算又落空了。

    但他们没有气馁。

    1940年6月下旬,就在纳粹德国狂欢的时候,“黑色乐队”的密谋分子以安排希特勒巡视巴黎为借口,在巴黎聚会,讨论如何结束纳粹暴政,冯·施道芬堡上校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黑色乐队”。